2024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
秋3月以秋分为季节气候转变环节,此时自然界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。“白露”后雨水渐少,秋风瑟瑟,天气干燥,故秋令主燥。“一场秋雨一场寒,”中秋后,昼热夜凉,气候变化大。在这种气候条件下,若不注意养生保健,身体容易患病,旧病复发,所以古人称秋天为“多事之秋”是有肯定道理的。秋天养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。
调和情志
一般而言,秋季人的情绪不太稳定,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,尤其是身临花木凋零、秋风萧瑟的深秋,一些人(尤其是老年人)心中常有苦闷与垂暮之感。因此,秋天养生以调达情志、培养乐观情绪、维持心理平衡为最重要,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,外出观赏风景,访亲会友,可消解忧郁愁烦,让人心旷神怡,给生活增添乐趣。
起居有常
秋天昼热夜凉温差较大,应随时增减衣服,以预防秋凉感冒。为了提升人体在冬季的御寒能力,呼吸道抵抗力较弱而易患支气管炎的大家,应特别进行秋天训练,以保证机体顺利地从夏热与秋凉“接轨”,以提升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。早睡早起有益于收敛神气,使肺不受秋燥的损害,维持充沛的活力。
饮食调和
遵循季节变换的规律,科学进食,由内而外地调养,这就是食疗的效果。夏天过后,暑气消退,大家的食欲常见增强,加上秋天食物品种丰富,故应管住嘴,以免伤及肠胃。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准则,另外还应“少辛增酸”,多食芝麻、核桃、糯米、蜂蜜、甘蔗等,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有哪些用途;少吃葱、姜、蒜、辣椒等辛辣食品;多吃水果与绿叶蔬菜,如广柑、山楂等酸味食品;对于年老胃弱的人,可晨起喝粥以益胃生津。
加大训练
秋天天高气爽,气候干燥,故要多呼吸新鲜空气,在清凉的晨风中散步、跑步、训练,这不但在进行好的“空气浴”,还同意了抗寒练习,使身体能适应寒冷的刺激,为即将来临的寒冬做好筹备。除此之外,郊游登山是一项适合秋天的训练项目,不只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,也使得人的肺活量及心脏的缩短力增大。
增加湿度
秋天空气中的湿度小,风力大,汗液蒸发得快,易使人皮肤干裂,毛发也易掉落。故应该注意维持室内的湿度,并适合补充体内的水分。
中药保养维护
依据秋天的特征,可适合服用一些维生素类制剂。另外,还可服用宣肺化痰、滋阴益气的中药进行保养,如西洋参、沙参、麦冬、百合、杏仁、川贝、胖大海等。阴虚体质的人可服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、大补阴丸等。如有皮肤与口角干燥、口舌生疮、咳嗽、毛发掉落等“秋燥”表现,可适合选服滋阴润肺的补品或药粥,如用沙参、百合、银耳、芝麻加粳米、冰糖煮粥,早晚服食,能起到润肺生津、养阴清燥有哪些用途。